楼凤阁万花楼论坛,唐人阁 一品楼 论坛,凤楼阁信息兼职2025,51龙凤茶楼论坛

风采展示
桐昆集团:瞄准智能+绿色,向百年目标迈进
发布时间:2020/09/16 00:00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文 | 郭春花?陆旗方

 

在人们的印象中,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且脏乱差的传统产业,但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颠覆了这样的认识。在桐昆集团干净整洁的智能车间里,一个个丝饼整齐、有序地从生产线上自动落到推车上,推车再沿着一条条轨道把丝饼送到包装车间。在包装车间里,一台台机械手正忙碌地挥舞着长长的手臂,“抓取—放—转身—再抓取”,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把一个个丝饼放到包装流水线上,经打包、贴标签后,机械手再把丝饼放入推车,自动送入全自动立体仓库。与此同时,根据当天的订单情况,仓库里的一箱箱涤纶丝会通过轨道自动运输至货车上,完成发货。

成立近40年来,桐昆集团从一家总资产不到500万元、连年亏损且资不抵债近100万元的化纤厂发展到如今多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居世界涤纶长丝企业产能和产量之首的行业龙头企业,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下辖5个直属厂区和18家控股企业,员工19000余人;具备520万吨聚合和570万吨涤纶长丝、420万吨PTA年生产加工能力。而比数据更令人欣喜的是,桐昆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差异化发展等方面不断拓展的实践。如今的桐昆,已经全面建成无人工厂、黑灯车间,具备五大系列1000多个涤纶长丝产品生产能力,产品差别化率超过60%,从50D到1000D之间几乎所有规格的涤纶长丝均可生产,被业界称为中国涤纶长丝行业的“沃尔玛”,国际市场占有率超10%。

在桐昆集团董事长陈士良心中始终怀有一个梦想:打造一个产能超千万的“全产业链企业”、“先进化纤制造企业”和“绿色智能企业”。这样的定位正是打造“百年桐昆”的必然要求,而其勇猛精进的系列实践及其成果,则都打上了显著标签——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

 

3.3.3.3.png

 

智能化成新项目显著标签

 

说起桐昆集团的智能化建设,要追溯到6年前。桐昆集团从2014年开始至今已累计投资超11亿元,对多个企业(厂区)实施机器换人,这一步棋,让今天的桐昆切实收获了甜蜜,多年来累计减少用工8000余人,日均产量增长到超万吨,员工劳动强度降低,产品质量提升、劳动效率大幅提升

尝到甜蜜成果的桐昆之后加快了探索并开拓化纤行业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步伐。2017年,桐昆集团恒邦二期项目投产,该项目可谓是纺织全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智慧工厂的一个“样板项目”。该工厂通过集成提升现有ERP、质量、研发、计调、条码等管理信息化系统,以及生产现场自控系统、数据集中管理系统、物流仓储系统,投入大量智能系统用能设备,加强厂联网和机联网建设,实现车间设备与信息化调度、监控、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实现了多部门、多系统的数据交互,以及接单、下单、采购、生产、入库、发货、物流等环节数据的动态实时查询展示和有机联动。智能化、信息化系列装备的使用,使恒邦二期项目的新产品研发周期较其他厂区缩短15%,库存周转率提高30%,能源利用率提高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同时,还带动桐昆集团的新产品研发周期整体缩短13%,库存周转率整体提高27%,能源利用率整体提高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

智能制造,重在智,优在造。桐昆集团深深理解这句话的真谛,为继续加快智能制造建设,2019年8月,桐昆集团恒邦四期项目——桐昆年产30万吨绿色智能化纤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的“中枢大脑”由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完成,不仅彻底结束依赖国外“卡脖子”的历史,更是创新性地将5G技术应用在其中。据了解,该最大的特点在于车间之间通过连廊连接起来,从产品下线到入库的运输效率将提升90%以上。项目预计每年能为企业实现35亿元的销售收入,而人工成本则能够减少30%以上。

在桐昆,每天有近2万吨的涤纶长丝产量,有1000余种的产品品类,平均每天要面对5000多名客户,涨跌不定的化纤行情可能随时出现一个新价格……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情况,如何科学、合理、精准地安排生产,进行管理?

桐昆集团在2003年以前产品基本以纯手工做销售、生产等单据为主,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2003年起企业引进了万方ERP系统,从以前的纯手工转为部分自动化。2014年起,又引入新的ERP系统和OA办公系统。新系统的上线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而且使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管理更高效。比如,通过引入决策分析系统,使管理层可以非常便捷、迅速地了解到集团各个厂区内每个规格的聚酯涤纶产品的生产、销售、盈亏情况和库存周期等信息,从而使管理层可以更精准、更具针对性地安排生产和营销。

信息化改造后,桐昆集团销售、财务岗位人员缩减了50%,仓库、警卫岗位人员缩减了33%,2017年的货品库存天数从平均10天缩减为4天,产销率达到103.37%。

也正因为在智能化制造和信息化改造领域的突出表现,2017年,桐昆集团被评为“纺织工业践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浙江省智能制造重点示范企业”,通过了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成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019年又被评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称号。

智能制造和信息化工厂的建设,让桐昆集团在各方面缓解了压力。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企业防疫压力。

一是大量人工作业被机器替代。一个年产量为30万吨的标准化车间,4台自动包装机器、12名包装工以及日常配备几名电气工程师负责维修保养,便可满足该车间的生产,而原本则需要包装工每班96人,减员达到80%以上。二是电子系统审批避免了人工审批签字接触的风险,大量审批工作在线上即可完成。总体而言,智能工厂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可以在不影响工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接触,减轻防疫压力。特别是在组织员工返岗过程中,信息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筛选员工提供了强大便利;还有人脸识别考核系统中新增的测温模块,大大降低了防疫物资和人工压力。

 

绿色发展引领行业趋势

 

“‘绿色’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未来的增长点?!痹诔率苛伎蠢?,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走清洁化、高端化、集约化、规?;姆⒄怪贰?/span>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桐昆集团持续走在行业绿色发展前列。

在桐昆集团几个厂区的屋顶,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蔚为壮观,源源不断地向车间输送着“绿色电”。桐昆自建的这些屋顶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13.5兆瓦,全年发电量超过1300万度。用电绿色化的同时,桐昆还通过一系列的设备更新、节能节电改造,实现单位用能、单位产能的提升。

2017~2019年是桐昆集团继续扩大规模优势、持续提升综合赢利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桐昆上马了多个重大项目,其中“绿色多功能性差别化聚酯纤维制造与应用技术集成创新项目”这一既体现智能制造又突出绿色制造的项目尤为引人关注。

该项目采用了首开国内聚酯行业先河的“一头三尾”全差别化聚酯装置,已建成年产20万吨的绿色多功能差别化聚酯纤维柔性化生产线,能够同时生产5大系列、涵盖线密度20~300D等多种规格、1000多个品种的聚酯纤维产品,实现了多客户、多需求的定制化生产。更重要的是,该项目装置开发应用最新节能型纺丝和卷绕设备、在线注射添加等高效专用设备,集成和创新应用聚酯蒸汽余热综合利用、酯化废水有机物提取回收等聚酯节能清洁生产技术,在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同时,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实现多功能差别化聚酯纤维的绿色生产。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化纤行业由量到质、由低端到高端制造转型升级,对化纤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示范作用。

多年来,桐昆作为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制造商,在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的同时,始终秉承“绿色发展和绿色制造”的理念,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关系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并将绿色制造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目前,公司从生产制造过程、产品本身性能到资源综合利用、废气废水减排等各个环节,都严格落实纺织化纤行业‘低能耗、低排放’的要求,积极研发、应用和推广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同时,公司在提升自身绿色制造水平的同时,还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开展绿色制造。这个项目就是由桐昆牵头、上下游企业共同承担完成的一个很好的示范样板。”陈士良说。

虽然目前桐昆取得了如此骄人成就,但在陈士良看来,这只是百年桐昆建设过程中的一点小成绩,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打造百年桐昆,实现永续经营”的梦想。也正是有着这样的伟大梦想,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及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桐昆仍将朝着建设“百年桐昆”的愿景昂首再出发,在稳定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稳步向产业上游发展,打造“全产业链企业”、“先进化纤制造企业”和“绿色智能企业”,在世界经济坐标中定位最新的桐昆坐标。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